本报讯(记者 王秀洁)4月14日,全市保密工作会议召开。
日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取一项荣誉,而是要通过创城进一步造福人民群众、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据悉,日照与濮阳将建立两市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动态发布两市就业政策、用工需求、个人求职等信息。
本报讯(记者 王娟) 记者日前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3月31日,日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河南省濮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签署了《人才交流和劳务合作协议书》。今后,日照、濮阳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人才交流、劳务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更好地服务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两市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网上招聘和代理招聘等业务,组织协调两市用人单位与驻地高校互访对接,举办校园招聘会等,促进两市大中专毕业生最大限度实现就业。两市还将建立人才交流和劳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区域人才交流和劳务合作的重大举措,商讨促进区域人才交流和劳务合作的工作计划。建立两市劳务合作机制,合作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培训,探索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共同做好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两市职业资格证书互认。
近年来,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发展迅速,走在了全省前列,在人事人才、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险等多项工作上创造了先进经验。建立两市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建立共享的专家信息库,每年组织一到两次专家学者日照行和专家学者濮阳行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互访交流活动。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27亿元,增长26.4%。
本报讯(记者 许静)据市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7亿元,增长11.1%,全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港口货物吞吐量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3%。一季度,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7元,增长13.2%。
一季度,全市完成地方旅客周转量7.32亿人公里,增长4.2%。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09.42亿元,同比多增34亿元。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全市七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0.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市各级积极落实粮食种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农业抗旱御寒成效明显。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35.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3%。完成地方公路货运周转量66.35亿吨公里,增长2.3%。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42.6亿元,增长24.9%。完成国税收入99.92亿元,增长63.3%。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0.12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利润28.37亿元,增长16.6%。一季度,共接待国内游客204.45万人次,增长21.2%。
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03亿元,增长29.1%。全市新批外资项目8个,合同利用外资1.3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3%、120.7%和301.9%,到账外资跻身全省前5强。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29.56亿元,同比多增29.41亿元。完成全社会用电量3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2%,其中工业用电量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
完成地税税收收入11.44亿元,增长35.8%。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增幅居全省第3位。
完成海上货物周转量20.37亿吨公里,增长17.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89元,实际增长11.6%。
一季度,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500万吨,同比增长16.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0.9万TEU,增长40% 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09.42亿元,同比多增34亿元。一季度,全市完成地方旅客周转量7.32亿人公里,增长4.2%。完成海上货物周转量20.37亿吨公里,增长17.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3%。
一季度,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7元,增长13.2%。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增幅居全省第3位。 本报讯(记者 许静)据市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7亿元,增长11.1%,全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一季度,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89元,实际增长11.6%。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全市七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0.6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用电量3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2%,其中工业用电量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
一季度,共接待国内游客204.45万人次,增长21.2%。完成地方公路货运周转量66.35亿吨公里,增长2.3%。
一季度,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500万吨,同比增长16.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0.9万TEU,增长40%。完成国税收入99.92亿元,增长63.3%。
完成地税税收收入11.44亿元,增长35.8%。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35.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3%。